查看原文
其他

登上中国工程科技论坛的十位青年学者——袁晓辉

国匠城 国匠城 2021-01-15

登上中国工程科技论坛的十位青年学者


近日,由中国工程院和深圳市政府主办的第269场中国工程科技论坛智慧城市青年学者论坛在深圳圆满落下帷幕。这是中国工程科技论坛十八年历史上首次举办智慧城市青年学者论坛,也是中国工程院在改革开放四十周年之际送给深圳这座青年之城的珍贵礼物。



在何继善、吴志强、郭仁忠等三十多位中国工程院院士的见证下,由青年学者代表在闭幕式上为本次论坛做总结报告。国匠城将陆续推出《登上中国工程科技论坛的十位青年学者》系列专访,今天是第一位——量城科技CEO,袁晓辉



嘉宾简介:


袁晓辉,北京量城科技联合创始人、CEO。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城乡规划学博士,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博士后,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访问学者,果说电台创办者。主要研究方向为城市创新发展、数据支持的城市发展研究等,著有《科技城规划》等学术著作,承担研究课题数十项,主持多项城市数据产品的研发。


学者观点:


“在数字时代,我们更加应该相信微小的力量,相信微小的企业和微小的创新协作起来可以改变中国。”


“在数字城市的建设中,除了做好顶层设计以外,也需要更多中小企业的参与,去探索依靠城市的系统平台,创造性地满足市民需求的方式。”


“数字中国,应该是一个共生的生态系统。”


国匠专访:


国匠城:听说您在博士阶段专业是城市规划,研究的是创新创业方向,是什么让您选择了这个领域?这个和您最终选择了创业有关么?

 

袁晓辉:其实我博士阶段研究的是科技城,博士论文题目是《创新驱动的科技城规划研究》,而创新创业是科技城的一个关键特征。当时选择这个方向,应该算是机缘巧合吧,一是参与过武汉东湖、哈尔滨松北等几个实际的科技城规划项目,在项目中有过一些对创新型城市该如何建设的思考,二是个人对经济学家熊彼特的创新理论非常感兴趣,恰逢国家提出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四大未来科技城的建设计划,让我非常好奇到底能否从城市规划的角度去支撑更多的创新产生。

 

于是,选择了这个题目后,我阅读了经济学、管理学、社会学、科技哲学等领域与创新有关的文献,去了解创新的机制。后来在研究中,发现企业家的创业行为其实是主导创新的关键力量,所以又把创业的研究纳入进来。我在博士论文中尝试从空间规划的角度,探讨了支撑创新创业产生的环境和规划应该做哪些改变,去适应这种需求。带着这一问题的兴趣,博士毕业后,我又到经管学院的创新创业战略系做了2年的博士后,将“支撑创新创业现象更多产生的空间”抽象成了“创新创业生态圈”的理论,为传统的创新系统研究补充了空间尺度这个视角。

 

应该说,在这个过程中,我耳濡目染,接触了不少有创新和创业精神的思想家、实践家,深深被他们身上那股强大的生命力和创造力所打动,他们在市场中通过创造性地组织资源,创造性地提供解决方案,为社会带来了很大的改进,非常令人敬佩。我渐渐也希望自己能有机会去创办企业,利用创新的力量,去贡献更大的力量。带着这个小希望,就有了后来开咖啡厅的尝试,录制100多期果说电台的经历,以及在伯克利技术创新中心的洗礼,这些都让我逐渐积累起足够的勇气,迈出了创业的第一步。

 

我在一篇给团队伙伴的信中提到了自己选择创业的初心:

 

“实际上我是在长时间的观察与思考后,看到了创业才是推动社会发展的最核心动力,看到了闪耀着的,企业家们承担风险和追求梦想的勇气,看到了有创造力的个体碰撞在一起,一起协作,一起创造,创造出让人眼前一亮的产品或服务模式,让社会中的人们过得更好。我希望自己的生命旅程,也能跟同样有梦想、有创造力的人一起前行,能通过商业的力量,改善和提升更多人的生活。”

 

国匠城:您是一位城市规划师,是什么让您转向了数据领域?

 

袁晓辉:转向数据领域,两点原因:一是我的合伙人是大数据支撑城市研究方面的专家,二是我看到这些年火热的大数据研究其实让很多传统做规划、做研究、做地产分析的人望而却步,我希望对此有一些改变。当前的大数据研究需要很高的门槛,不会代码不行,不会大数据分析,肯定也不行,于是仿佛一夜之间,大家都变成了大数据面前的小白,以往的行业经验似乎在数据时代没有了用武之地。但我知道数据虽然重要,但也只是工具,是辅助我们产生新的洞见、支撑决策判断的拐棍儿,真正需要我们发挥价值的,不应该是前期的数据获取、清洗、整理和可视化环节,而应该是在此之后,对多种数据源的深入理解、对数据背后规律的深入探索和对数据所反应问题的价值判断和决策制定。

 

所以,我希望在这个领域,能有一些贡献,做出一些好用的数据工具,让大家不再惧怕所谓的大数据,担心自己的工作被取代。其实越是在机器智能时代,人越应该把自己从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去专注于创造力的发挥,去让自己成为无法被机器替代的人。

 

国匠城:能否简单介绍下您对量城科技的未来发展设想?

 

袁晓辉:我们将致力于让空间数据成为基础设施,用数据工具为个体和小团队赋能,让更多人能够在数据工具的支撑下,产生洞见,创造价值;也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让更多人协作起来,共同让技术发展的红利能为更广泛的群体所共享。

 

近期,我们会继续推进公开共享的城市统计数据库的建设和便捷友好的空间数据工具的打造,同时我们也会试水更多的应用场景。我们坚信数据的开放共享和工具的迭代优化能够产生巨大的社会价值,也希望能有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加入,一同通过创造力的发挥,改善和提升更多人的生活,给社会带来更有价值的改进。


如果感兴趣,不妨通过contact@quanturban.com或者我的微信xiaohuiyuan100,联系我,我们欢迎各种形式的合作。


论坛报告:



数字中国,为谁而数字?

  

各位院士,专家,各位同仁,大家上午好,非常荣幸跟大家交流有关数字中国的一些想法。

 

今天,我带着三个身份来参加这次论坛:城市研究者,从规划专业的本科一路读到博士,期间参加项目,后又做城市创新方面的博士后研究,至今十多年时间;创业公司CEO,创办和运营城市领域的科技公司,至今两年多;而年轻母亲的身份,至今只有一年多。那么今天的交流,我先从最短的,年轻母亲的身份讲起。

 

这次我从北京来深圳,早上去机场出门前,跟往常一样,我跟1岁半的宝宝说:妈妈要去上班了,你跟奶奶在家玩。孩子紧紧抱着我,不想让我离开,在我走出门的时候,嚎啕大哭起来。虽然我知道,小朋友们的记忆力很短暂,过不了半分钟他就会被其他东西所吸引,可我心里还是有点难过,毕竟每天陪伴孩子的时间实在太短了。

 

我问自己,如果说数字中国代表了未来发展的方向,那么从一个母亲的角度,我会希望看到什么改变?

 

如果是从最理想的角度,当然是有闲、有钱,有时间,有更多的时间和自由,做自己喜欢的工作,陪伴孩子的成长。

 

然而在生产力的发展还没到那么理想的情况时,我希望我家周边能有一些小朋友的活动场地;我希望有远程工作的机会,能省去在路上通勤的时间;同时我希望他成长的城市是安全的、绿色的,有清洁的空气,也有友好的市民。

 

这是我作为一个一线城市年轻母亲的需求。

 

[ 一位12岁的小朋友唐宇文的爸爸妈妈 ]


画面上出现的这对父母是一位12岁的小朋友唐宇文的爸爸妈妈,他们在离家几个小时的成都一家制衣厂工作,一年最多回家两三次。画面上显示的是记者正在给这对父母看孩子的录像。分开了5个月的父母看到孩子的录像很兴奋,但看完妈妈刘婷还是哭了:“我担心他的安全,因为我没能和他在一起,我想在他身边,跟他在一起“。

 

然而要把孩子接到市里来上学,并不是件容易的事,虽然国家相关政策文件已经在着力解决农民工随迁子女入学问题,但根据各个城市的情况不同,让孩子来上学依旧需要各种证明文件:就业证明、居住证明、户口本,社保证明等等,单是一项社保证明,就会难倒不少农名工。而即使找齐了这些文件,把孩子接到城里来,也需要农民工父母的手头相对宽裕,毕竟在城里租房、生活都需要花不少钱。

 

据近几年的一项官方统计显示,像这样的留守儿童在中国有几千万,平均每5个家庭就会有一个这样的孩子。


[ 留守儿童的六一儿童节心愿 ]


右上角这位小朋友,他的六一儿童节心愿是:“我早上起来,能看到妈妈给我做饭吃。”

 

而中间这位小朋友说:“我想对外出打工的妈妈说一句,我爱妈妈。”

 

能天天见到自己的孩子,陪伴他们的成长,是这些留守儿童母亲的需求。

 

截止到2017年末,中国有2.86亿农民工,他们是工厂工人、建筑工人、清洁工人、服务员、售货员、保姆、外卖小哥、快递员、理发师、个体工商户等等,我们在每天的城市生活中都可以看到他们的身影,也会因为外卖平台、网购平台,跟他们更多地联系起来。

 

[ 京东快递小哥的打赏页面 ]


这位京东快递小哥,他的名字是李国庆,长期负责我家那个小区的商品配送。如果不是一次我把订单地址填错,我可能永远不会关注到他的个人主页,也不会知道他虽然每天穿梭在城市的大街小巷,却完全看不懂地图。因为我下错了单,8月的天,他顶着大太阳,多骑了4公里,把4箱水送到了我们公司。当我表示要提供补偿时,他笑着拒绝了,只留下一句:“这是我应该做的。”

 

我在网站上悄悄送了他墨镜和雪糕,以数字时代的方式向他表示了感谢。也在这一次的接触中,我发现写字楼区域为了强化管理,根本不允许这些快递员骑着送货车进入。他们每次送货只能把车停在很远的位置,拖着板车走很远的路,才能把货拉到楼里来。

 

[ 公司楼梯间,快递小哥的临时办公室 ]

 

现在画面上出现的是我所在公司的写字楼楼梯间,平常顺丰的快递小哥保力会将此处作为他们的临时“办公室”,忙的时候分发快件,打包货物,不忙的时候靠着墙坐在地上刷手机,或者吃点塑料袋装着的零食,实在困得厉害,就靠在箱子上打个盹儿。我问他:“为什么经常在这儿呆着?”他说:“原来在20层,20层的人嫌我们打包时撕胶带的声音太吵,不让我们呆了”。本来我也是觉得他们撕胶带的声音很吵的,但看到他们真的无处歇脚,也没有再说什么。保力每天下班前,都会把他蓝色的秤和运货拖车寄放在我们公司,第二天一早再取走。就这样,我们公司也成了顺丰物流的临时储存点。

 

能获得更高的收入,能有一些工作条件的改善,比如有一个专属于他们停留或寄存东西的空间,是这两位快递小哥的需求。

 

[ 在中国,人们的不同需求 ]


在中国,城里人也好,农民们也好,我们每一个人对生活的需求都很具体,而由于经济条件和人生阶段的不同,我们需求的差异也会非常明显。

 

在被问及对数字时代未来生活的希望时,规划院的李高工希望城市交通不那么拥堵,能有定制化的健身服务;还在上大学的本科生吴同学希望AI和基因技术能把华晨宇“克隆”出来,陪在她身边;出租车司机周师傅,希望城市里特定区域,能有更多允许临时停车的公共厕所,给他们“方便”的机会;还在农村种果树的李大爷,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在朋友圈多帮家里卖出一些的桃子。

 

在我第一次看到公司附近这家骑士串吧时,真的以为是专门给这些外卖小哥提供服务的餐厅,因为他们都被称为“骑士”嘛,可后来在点评上一查,发现人均消费119,已然不是他们能承受的起的。而希望街道上能有更多树荫,希望写字楼周边能有一些平价餐厅,就会是这些送餐小哥的需求。

 

如此众多的需求,涵盖生活的方方面面,但却是中国的百姓实际面临的需求:



比如就业,我们希望有更高的工资,更体面的工作环境,有更多能发挥人的创造性的就业岗位;


比如居住,我们希望住有所居,买得起房,买不起房能租房,租金不要涨太猛;


比如餐饮,我们希望出门就能买到平价菜,偶尔吃了外卖不会担心拉肚子;


比如交通,我们希望交通少一点拥堵,公共交通更便捷;


比如医疗,我们希望看病不用彻夜排号,不需要被黄牛坑;


比如教育,我们希望孩子们能接受更好的教育,家里不会被学而思掏空;


比如养老,我们希望老有所依,希望丰富的社区活动能让爸妈的生活不寂寞;


比如娱乐,我们希望更多高质量的游戏、电影、电视剧能诞生在中国;


比如环境,我们希望更蓝的天,更清洁的空气,更多的户外活动场所能出现在身边。

 

数字中国,绝不仅仅是一个打通了数据的治理平台,她承载着百姓追求美好生活的希望。


 

而承接这些希望,除了我们的政府主动行动起来,去强化顶层设计以外,更需要更多的企业参与进来,去捕捉市场上各种各样未被满足的需求。因为企业迫于生存压力的灵敏度和的快速反应能力,可以更快更准确地捕捉到这些需求。

 

谈到企业,让我们来看看最近的两家飞速成长的企业。

 

[ 两家迅速崛起的互联网企业 ]

 

拼多多,一家鼓励熟人拼团提供廉价商品的团购平台;趣头条,一家依靠收徒制和用户奖励来刺激下载和阅读的资讯平台,简单说就是你介绍了一个用户,他就成了你的徒弟,他再去介绍其他用户和在平台上阅读,都会给你带来收益。两家企业都在短短两三年的时间里迅速成长起来,前者已经在纳斯达克上市,后者也已提交上市申请。我身边的很多朋友都表示难以理解,为什么在互联网发展了这么久,在淘宝、京东、美团等平台已经如此壮大的时候,还会有类似的电商平台出现,在一些资讯平台已可以定制化满足用户阅读需求的时候,还会有同类阅读平台出现,而且还能如此快速的获得大量用户?

  

我们来看看中国的国情,2017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2.5万元,平均到每个月是2083元。也就是每个月我们每个人可用于最终消费支出和储蓄的总和是2083元。农村居民更低,平均每个月1083。这些钱是要用在吃、住、行、孩子上学、生病看病等方方面面的。而全国只有10个省市的平均水平在此之上,这就是一大半中国居民的实际消费能力。


[ 2017年中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

 

所以,他们希望买的东西价格低、质量过得去。如果能有一个平台让他们花10块钱买到一箱芒果,哪怕有几个是烂的,也让孩子尝到了鲜;他们希望有更多的机会赚点零钱花,能有一个平台让他们边读新闻边赚小钱,是不是传销又何妨呢?

 

三四五线城市和广大农村地区的居民,是这两家企业选择的目标用户,他们设计了与其需求相匹配的商业模式,获得了相应的市场回报。这也正是市场的力量,商业的逻辑,找到那些尚未被满足的市场需求,提供相应的服务。这是这两家企业做对的地方。

 

然而我们还是不太明白:难道用户消费能力低,就可以提供山寨、假货;难道用户的阅读水平有限,就应该用低俗内容来迎合、传销方式来增长,这两家企业到底该如何评价?真正的市场力量和商业逻辑究竟是什么?

 

[ 山寨品牌与低俗内容 ]

 

就像陈晓红院士提过的“创新就是生命力”,我们评价一家企业是否能持续发展,是否具备足够的生命力,需要看他们是否产生了真正的创新?我们刚刚提到的两家企业,应该说他们在商业模式,特别是获得客户这个方面是有创新的,比如利用社交关系去拓展客户,推销商品。然而在另一端,产品端,除了销售积压库存、山寨品牌商品等,并没有真正产生货优价实的产品,或者没有真正通过供应链的优化让成本更低,质量更好。

 

[ 两家具有代表性的创新公司 ]


这一点跟国外的Costco和国内的小米相比,差别很大。当时我在美国访学的时候,每两周都会去一趟coscto,去采购食物,四块九毛九的烤鸡和一块五的热狗,要知道在美国吃一顿最便宜的麦当劳都需要四五块钱。而这家超市正是创造性地通过供应链的优化、商品种类的控制、去中介、会员制的盈利模式,去降低产品生产和营销成本,控制每件商品的利润在14%以下,更多地让利给消费者,获得多年来持续性地增长。这也是雷军在离开金山,思考未来做什么时,去美国考察后创办小米的灵感来源。没有消费者不希望买到更优质低价的产品,但这个过程只能通过技术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来实现,没有容易的路可走。

 

而我们刚才提到的两家企业,假设在早期采用补贴、山寨、收徒等各种手段获得了大量用户后,如果不能通过创新,从根本上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质量,则很难有长期持续的发展。如果市场环境是公平公正的话,时间就是最好的试金石。

 

这又回到了我当初对创新的研究上。


[ 中美独角兽企业对比 ] 

 

2年前我们曾经做过一个比较全球独角兽企业发展的研究,比较了2016年初中国和美国两个国家的独角兽。所谓独角兽是指估值在10亿美金以上的非上市企业。中国的独角兽数量仅次于美国,而且近两年两国差距越来越小,是全国独角兽最集中的两个国家。然而从行业分布来看,中国的独角兽更多集中在电子商务、金融技术、软件服务、房地产、硬件、社交等领域,更偏重于商业模式创新;而美国的独角兽则更偏重于技术创新,更多集中在软件服务、大数据、电子商务、金融技术、医疗健康、网络安全等领域,像绿色科技、火箭技术、清洁能源、虚拟现实等方向,也有独角兽出现,这些方向并没有出现中国的独角兽企业。

 

中国巨大的市场红利、资本需要的快速回报、知识产权的低保护力度、技术水平的基础薄弱,再加上消费者的高容忍度,让品质创新和技术创新的优先级很靠后。当资本都瞄准了短线,有好的idea抄一抄,有成熟的韭菜割一割,有接盘侠骗一骗,赚钱变得太容易,就不再需要长时间的技术积累和持续的技术投入,真正的创新就很难出来,慢慢就形成了劣币驱逐良币。

 

 

而当前的环境下,如何才能有让更多有创造性的企业涌现呢?

 


一方面,我们需要政府的引导,需要形成鼓励技术创新型企业诞生和发育的市场环境;需要整个社会的信用价值观重构,形成全社会的共识:对那些没有诚信的机构,采取零容忍;对那些钻空子的机构,不给洗白的机会;也需要持续的反垄断,当企业发展到一定程度,一定避免不公平竞争,要更多地鼓励中小企业涌现,鼓励他们通过创新的力量,真正为城市的生活带来改进。

 

中国营造这样的环境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我们能否以数字城市的建设为契机,致力于让中国的商业环境培育出更多有创造力的企业?让企业的自主创新引领中国经济的发展?

 

当然,有了大环境,更需要千千万万家企业参与进来,依靠自身对市场的敏感,对用户的关注,去创造性地调动资源,通过技术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创造性地满足用户多样化的需求。

 


在数字城市的建设中,除了做好顶层设计以外,也需要更多中小企业的参与,去探索依靠城市的系统平台,创造性地满足市民需求的方式。

 


我们的量城科技、国匠城、城市象限,就是这些中小企业力量的代表。无论是量城科技开发数据工具,为个体和小团队赋能;国匠城搭建学习社群,提出为城市我们共同学习;还是城市象限在系统性探索用数据科学支撑中国城市治理,都是万千通过商业的力量为城市发展服务的微小力量。

 

作为一个微小的个体,我们看到了大家每次做规划、做研究还在去手动录入城市年鉴数据,于是我们建立了城市统计年鉴的检索平台年鉴汪,收集汇总了全国300多个城市近20年的统计数据,清洗整理成结构化的表格,供大家免费查阅。同时也为全国的每一个城市,建立了结构化数据的详情页面,可以查询到有关这座城市的所有基础数据、年鉴表格,以及区县指标。每一个人都可以填写和修改这个区县的各项指标,包括指标的来源链接。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s0765w26jei&width=500&height=375&auto=0

[ 年鉴汪视频 ]


我们花了1年多时间,跟50多个规划地理专业的同学一起,收集整理了全国2800多个区县的统计公报,尝试打通全国各区县的统计指标,但因为统计口径、行政区划调整等问题,这项工作比我们一开始设想地要难得多,然而我们并没有放弃,目前在继续整理的同时,也在设计更高效的协作平台,让这个数据库能更快地建设起来。最终形成一个开放共享的,供所有人查询、对比和结构化下载统计数据的公开数据平台。这是我们这个小团队的一个目标。

 


我们的另一个工作,是做出了一款基于地图的空间数据管理分析工具地图喵。在这个平台上,大家可以灵活地录入数据、比较数据和筛选数据,一键生成相关区域的可视化报告,进行等时圈分析,也可以导入任意数据,进行可视化分析。其中可视化部分,特别感谢uber团队贡献的相关开源框架,能让我们在一个很好的基础上继续开发出更多好用的功能模块,日后我们也计划将我们的贡献进一步开源出来。我们希望在当前的数据时代,能够用数据工具降低大家获取和使用数据的门槛,赋能给更多的个体和小团队,让大家不再花大量的时间清洗和整理数据,哪怕不会写代码,也可以直接利用工具,支撑新的洞见产生,挖掘出数据背后的价值。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f0765wymuos&width=500&height=375&auto=0

[ 地图喵视频 ]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w0765opm471&width=500&height=375&auto=0

[ 地图喵视频 ]


从一个城市研究者,到一个创新实践者,我愈发相信微小的力量,相信协作的力量,相信机器智能时代,人的创造力将会是让我们的城市变得更好的源泉。

 


数字中国,应该是一个共生的生态系统。

 

在这个系统中,一个一个看起来微不足道的需求,将会由一个一个微小的个体,去了解,去发现,去提出创造性的解决方案,去满足。在这个系统中,我们相互取暖,相互帮助;在这个系统中,我们彼此支撑,让彼此的生活变得更好。

 

 

数字中国,为谁而数字?

 

我想,是为了我们共同的未来。




国 匠 城

为城市,我们共同学习

城市规划 | 城市数据 | 城市研究

规划日课 | 知识分享 | 专用工具 | 学习助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